国安的进攻方式可以用“控球慢慢渗透”来概括,然而近期在两场比赛中遭到对手的彻底击溃,这一战术暴露出四个明显的套路和三个致命的短板。
首先,国安在进攻时常常采用双边锋内切与边后卫搭配的战术,林良铭和杨立瑜习惯性内切,而王刚和李磊则负责在边路拉开空间并寻找机会传中。尤其是在右路的配合,成功率竟然仅为28%,而传中的质量也普遍偏低,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威胁。一旦对手适当收缩防线,国安的传中往往无法找到合适的接应者,造成了进攻效率的急剧下降。
其次,法比奥在进攻中承担起了回撤做墙的任务,表面上看是中锋在10号位活动,意图通过王子铭或杨立瑜的冲击创造二次进攻机会。然而,一旦法比奥被对方盯死,二次进攻的机会就变得十分渺小,进攻成功率显著下滑,降至仅35%。此策略的执行使国安在面对防守稳固的队伍时显得颇为乏力,缺乏有效的支援。
然后,中后卫的长传战术也是他们攻击的重要一环,恩加德乌通过直接斜传寻找曹永竞或方昊的跑动。然而尽管传球的准确率尚可,但统计显示,第一脚触球后就丢球的场景居然占据了47%的比例,这无疑是在消耗球队的进攻潜力,使得球队无法形成持续的进攻压力。
展开剩余68%最后,固定球进攻是国安试图制造进攻威胁的另一个手段,恩加德乌、柏杨和法比奥三人共同包抄希望来争抢高点。然而令人失望的是,在近两场比赛中,他们却一球未进,显然对手已经对这一战术适时作出了针对性的破坏。
国安的战术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出节奏单一的问题,平均每次控球的时间约为18秒,成为中超联赛中时间最长的队伍。面对对手的研究和应对,国安的传球模式显得predictable:球队通常会把球先转移到后腰,然后再横传给边后卫,最终寻找45°的传中路线。因此,像成都和申花这样的对手直接选择放弃高位逼抢,将防线收缩至30米区域,使国安的无球跑动速度显得格外缓慢,最终导致陷入进攻的死胡同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国安在肋部缺乏有效的突击。塞蒂恩的4-3-3阵型虽然有两个保守型8号(张源、阿代米),但在张稀哲缺阵的情况下,球队并没有能够向前拿球的关键球员,这直接导致了肋部的纵向突破机会几乎微乎其微,只能在外围进行安全传递,错失良机。
外援的火力分布也存在错位的问题。古加、达万等外援多数被安排在后场,前线只有法比奥一人负责背身持球,实际上将“外援优势”局限在了后半场,未能充分发挥出他们应有的进攻能力。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国安可以考虑在战术上进行调整,比如A方案中引入边中换位的3-4-2-1阵型,将林良铭推到影锋的位置,法比奥则改打左侧,王子铭负责前锋,借助林良铭的个人突破能力来吸引对手的边后卫,进而制造出纵向走廊,创造更多的进攻空间。B方案则建议采用4-4-2钻石体系,王子铭与法比奥双前锋的配合,曹永竞出任前腰,杨立瑜或方昊从后插上,通过快速的纵向传递,放弃那些无效控球,在15秒内完成对低位防线的打击,形成有效攻势。
总的来说,国安如今的表现仿佛一台只能播放“慢板”的留声机,一旦对手把音量调低,比赛便变得格外沉闷。塞蒂恩亟需将战术节拍器从“慢三”调整到“快四”,只有这样才能恢复美丽足球的魅力,否则再华丽的控球也只是虚幻的催眠曲,无法改变比赛的结果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