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,愛奇藝給網大做出定義:在網絡上發行,時長超過60 分鐘,符合電影敘事規律和國家相關政策法規,并以付費點播模式分賬的電影。2016 網大市場呈高速發展趨勢,數量迅速攀升,產值也翻倍增長。根據提供數據,2016 年上線網大數量約2500 部,同比增長高達263%,總播放量高達216 億。網絡大電影市場規模達到 10 億,同比增長近10 倍,但對比2015 年電影市場總票房440 億,網大市場還擁有巨大提升空間。
在這組數據中,最搶眼的是網絡電影。網絡電影從2015年全網上線超過650部,到2016年超過2000部,再到如今的半年4000多部,從數字上來看,可以說是年年大躍進、形勢一片大好。不過,在耀眼的高產數據背后,網絡大電影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是:90%的網大都在虧錢!這么一算,在今年上半年的4000多部網大里,有3000多部是賠本生意,賺錢的只有400多部!“草根團隊基本活不下去了,不賠得太慘就是勝利”。相關調查顯示,從去年到現在,20%的網大制作團隊已經銷聲匿跡。成本低、周期短、回流快,這曾是很多人選擇拍網大的理由。在初期,十幾二十萬就拍一部網大的情況很普遍,試錯成本也低。但如今,這些優勢都消失了。
投資已經漲了數十倍。2017年前8個月,愛奇藝投資超過100萬的影片就達到了210部,超過了2016年全年,制作成本大多集中在100萬到300萬之間,還有1/4的影片投資超過了300萬。在政策趨嚴、平臺收緊、競爭慘烈的2017年,網大行業開始進入動蕩的調整洗牌期。躺著賺錢的日子過去了,一部電影拖垮一個公司的情況屢見不鮮。如今大多數網大片方都感覺生存艱難,想在這場搏殺中活下去,已經越來越不容易。不得不承認,網絡大電影兩極分化之嚴重,已經到了冰火兩重天的地步。
細分市場、精準定位,共創中國電影新生態,需要人才的積累和好的題材。目前市場上的網絡影視公司,應該有這樣的共識,為題材多做貢獻,而不只是跟風、借風。網絡大電影大大降低了電影的門檻,但門檻低不代表沒有門檻,第一,這個行業需要有一定專業素養、經過培訓的人;第二,這個行業需要大量“老司機”帶路。
上一篇: 沒有了